【字体:A+ A-】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扎根农村 贴近需求 不断夯实为农服务基础——宝应县中昊农资连锁有限公司服务“三农”谋发展工作纪实
信息来源:苏民电商 录入时间:2015-8-11 人气指数:

                

       我国是农业大国,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关系也在相应调整。农村由解放初的互助合作化,到上世纪80年代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再到目前向规模化种植迈进。适应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变更,做好为“三农”服务工作,在服务中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这是历史赋予供销合作社的使命,更是供销合作社生存、发展的必由之路。做好为“三农”服务工作的实质就是要以提高农民利益为目标,一方面要减少农民的劳动成本,增加农业的产出,另一方面为农民提供方便快捷的各类服务。宝应县中昊农资连锁有限公司按照为农服务的根本宗旨,发挥自身优势,作了有益的尝试。

   一、搞好大田托管,以服务为纽带进一步密切与农民的利益连结。

         搞好专业化大田托管,实行规模种植和机械化作业,能有效地降低劳动力成本。农民可根据自身情况,对育苗、机播、机插、统防统治、机施肥、机收割等托管业务,进行灵活选择。去年以来,中昊公司通过学习、借鉴外地的先进做法,结合自身实际,实行一企业一特色,做好大田托管服务。截止3月底,公司下属各专业合作社已签订大田托管服务合同5万份,总托管农田面积34.5万亩。为农服务专业合作社通过为社员联系组织插秧机、收割机和自建植保服务队伍,不断增强服务能力,受到了农民群众的广泛好评。

         一是统防统治。充分发挥各专业合作社、基层社经营农资特点优势,利用科技手段,大面积开展农作物统防统治工作。今年统防统治面积在10万亩以上,其中:小麦一喷三防面积达5.7万亩,组织专业防治队伍21个,免费提供防治机械25台,防治配方由中昊公司统一制定,药剂由公司按批发价提供。

         二是育秧服务。中昊公司提供质优价廉的标准化秧盘、种子、基质等一条龙服务,公司统一育秧面积达7万多亩。

         三是机械施肥。组织半自动施肥机械5万台次,施肥面积6.5万亩。

         四是机械收割。全县基层社与当地收割合作社及收割机械手,签订收割服务合同9.7万亩。

         五是粮食收购。广洋湖供销社、芦村供销社、下舍供销社作为今年拓展粮食收购试点单位,采取就船收购和定点收购的方式,并与县宝粮集团所属廷柏粮库和当地收购企业合作,资金结算由各收储企业与各基层社结算,由基层社与农户现金结算。

         六是农技培训。1-6月份,中昊公司举办各种培训6期,发放农技资料5万多份,全年发放农技资料20多万份,举办各种培训12期,培训人数达2000人次。各基层社通过庄稼医院、测土配方、技术培训,指导农民科学用肥、用药,普及农民的科学种田理念,为新产品、新技术的推广打下基础。

    二、开拓电子商务,实现农产品流通线上线下融合发展。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央11号文件精神,深化供销合作社改革,拓宽服务领域,经多方调研,公司抓住机遇,发展电子商务产业。以互联网为载体,贴近农村需求,方便广大城乡居民购买生产、生活资料和销售农副产品,提供各种生产、生活方面便捷周到的服务。公司注册成立由宝应县供销社参股、各乡镇政府参与支持的江苏苏民电子商务连锁有限公司和江苏苏民生态产业发展有限公司,运用互联网+,建立电子商务服务体系。一是以镇级电子商务公司为龙头,设立村(社区)电子商务服务站。二是实行区(县)代理,把苏民特产连锁推向全国,汇聚全国的农副土特产,产地发货,搭建面向全国的销售平台。着重做了五个方面的工作:

         1、明确镇村电子商务的运营主体。由镇级人民政府指定所属实体公司和江苏苏民电子商务连锁有限公司作为发起人,联合县供销合作总社等涉农部门,注册组建乡镇电子商务连锁有限公司,在县商务局、科技局、农委、服务发展局等职能部门支持指导下,由镇级电子商务公司指导开展本区域内的村级电子商务服务站的建设工作,从事电子商务运营服务及信息咨询,农副土特产收购、委托加工和销售,农业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农业技术推广、咨询服务以及办理代购、代邮(汇)、代收、代缴业务。

         2、明确镇村电子商务运营模式。以“四位一体”的经营模式为基础,即:农民+基地+合作社+O2O电商。按一村一品组建为农服务专业合作社,以土地、资金或农业机械、技术等方式入股,实行有机种植,提高农产品品质。通过电子商务平台销售,实行农产品视频电商,对农产品种植过程进行视频管理。

         3、明确镇村电子商务公司工作职能。乡镇电子商务公司按总公司要求做好实体店建设,市场、产品、招商等信息收集,本乡(镇)区域内的广告宣传,员工招聘培训,以及本乡(镇)区域内村电子商务服务站的建设。村级电子商务服务站按总公司要求做好实体店建设,市场、产品、招商等信息收集,本村区域内的广告宣传,提高知名度,提升公司品牌。

         4、明确镇村电子商务建设标准。在硬件设施上做到“四个一”。即:一个经营主体、一套服务体系、一台电脑、一台视频机。一个经营主体是:选择懂经营,会管理,善社交,想创业的能人或回乡创业的大学生,进行培训,让他们了解电子商务运营模式,总公司负责提供经营场所,帮助店面装修,发货出样,开业运行。一套服务体系是:通过物资供应,技术咨询,新技术、新产品的推广,有机农业试验、示范,农产品的深度开发,各项便民工程的实施,对“三农”提供保姆式的便捷服务。一台电脑是:利用互联网,帮助居民网上购物,进行农产品网上销售,登录电子商务平台,轻松、便捷地实现网上交易。一台视频机是:利用公司的网络平台,免费进行农产品广告宣传,创建自己的农产品品牌,同时进行新农村经济发展趋势、农技知识视频辅导、病虫草情测报等内容的播放等。

         在便民服务内容上做到“四个代”。即:代购、代邮(汇)、代收、代缴。代购:帮助村民、居民进行网上购物,方便居民,节省时间。代邮(汇):包裹邮寄,帮助村民、居民办理存取汇款。代收:进行产销对接,帮助农户销售农产品。代缴:为村民、居民代办缴纳水费、电费、电话费和手机话费充值。

         在外观形象上做到“四统一”。即:统一形象设计,统一商标标识,统一价格管理,统一流程标准。统一形象设计:店面装修、产品展架、员工着装等方面,做到形象上的统一。统一商标标识:所有农产品都统一用“苏民”注册商标,规范经营,创建地方著名品牌商标。统一价格管理,实行价格诚信机制,让居民放心消费。统一流程标准:明确经营范围,细化流程,确定项目经营与服务标准,促使规范化运作。

         5、明确镇村电子商务建设目标。总体目标以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繁荣为目标。即:发展生态产业,有机种植,带动农户、农民提高农副土特产附加值。采取先试点后推广的建设方式,按计划分步骤实施,探索电子商务新路子,以点代面,推动电子商务发展,力争到2016年底基本建成全县镇村电子商务平台。在目标内容上,一是实体店涵盖生活资料、生产资料、农副土特产等物资供应,“农村淘宝”网上购物的资金服务。二是利用互联网搞好村级(社区)便民服务。三是推进美丽乡村、一村一品建设,推动农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进行农产品深度加工,通过江苏苏民电子商务连锁有限公司搭建全国农副土特产销售平台,实现产销对接。四是利用现代网络工具,发布本地农副土特产购销信息,多渠道营销。此外,重点在寻求产品深加工合作、精度包装、延长产品保质期、保鲜期上下功夫、做文章。(市总社合作事业处供稿)

作者:傅铁  编辑:傅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