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田间干燥法怎样操作?
- 田间干燥法的操作方法:刈割的牧草可直接放在干燥的平坦处摊薄、摊平、曝晒,由于草层上下干燥的速度不一样,所以要勤翻晒。通常早晨刈割牧草,上午11点翻晒效果最好,如果需要再翻晒,可在13至14点进行,没有必要进行多余的翻晒。一般早上刈割,当天水分可降到50%左右。从第二天开始,由于牧草的含水量降低,干燥速度变慢,由于安全贮藏的考虑,仍要反复翻晒,以便水分蒸发。当水分降至20%至25%时,任取一束草用手摇动,即发出的响声,或其继续发生发酵作用,产生香味。此时可将干草打成30至50千克的草捆,运至棚中堆贮,一般在牧草铺晒、打捆和搬运过程中,约有20%的叶片脱落,应减少翻动,尽量防止叶片和营养损失,保持青绿颜色。待水分降至14%至17%时,即可上垛贮藏。为了加速干燥,豆科牧草可在刈割后喷洒化学药剂,如紫花苜蓿可在刈割后喷洒2.8%的碳酸钾溶液,可明显提高干燥速度。对于雨量较少的我国北方干旱地区,在秋末冬初的打草季节,牧草的含水量一般仅50%左右,刈割后可直接搂成草垄,或者堆成小堆,风干2至3天,当水分降至20%左右时,堆成大堆。整个晒草过程中,要尽量减少翻动和搬运,以减少机械作用造成的损失。"
农业农村部专供资料